旱伞草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。
有性繁殖
即苗子繁殖,3~4月份,将苗子取出,均匀地撒播在具有培养土的浅盆中,播后覆土弄平,浸透水,盖上玻璃,温度保持20~25℃之间,10~20天发芽。常在夏季进行种植:用温热水(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)把苗子浸泡3~10个小时,直到苗子吸水并膨胀起来。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苗子,这项工作可以不做。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苗子,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,把苗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,覆盖基质1公分厚,然后把种植的花盆放入水中,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/2~2/3,让水慢慢地浸上来(这个方法称为“盆浸法”);
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苗子,直接把苗子放到基质中,按3×3公分的间距点播。播后覆盖基质,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~3倍。播后可用喷雾器、细孔花洒把种植基质质淋湿,以后当盆土略干时再淋水,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,以免把苗子冲起来;
种植后的管理:播后幼苗出土后,要及时把薄膜揭开,并在每天上午的9:30之前,或者在下午的3: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,否则幼苗会生长得较柔弱;大多数的苗子出齐后,需要适当地间苗:把有病的、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,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建议的空间;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。
无性繁殖
(1)分株繁殖:可在4~5月份换盆时进行,将老株丛用快刀切割分成若干小株丛作繁殖材料。
(2)扦插繁殖:旱伞草扦插一年四季都可进行,剪取健壮的顶芽径段3~5cm,对伞状叶(苞片)略加修剪,插入沙中,使伞状叶平铺紧贴在沙土上,保持插床湿润和空气湿润,室温以20~25℃为宜,20d左右在总苞片间会发出许多小型伞状苞叶丛和不定根。用伞状叶水插育苗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植株。
扦插用的基质除沙外,常用的还有较常见的园土。生产上还有用清水作扦插基质,而且扦插效果也较为理想,同时扦插方法也可反常规操作,即进行倒插。
无土栽培
旱伞草性喜温暖湿润、通风阴凉的环境,管理较粗放,繁殖简单,其中尤以切根分栽较易成活。现介绍旱伞草无土栽培方法如下: 将植株放入不漏水的盆钵中(以深口盆为好),将洗净的石子或粗沙、卵石等填入盆内,压住根系,填充的多少以确保植株不摇动并在水中不倒伏为度。
旱伞草一上盆,需立即灌水,以灌满盆体而不外溢为度。较好选用雨水、雪水、河水和池水,自来水则应放置一两天后再用。要经常向盆中兑水,较好用喷壶从上而下喷淋,使叶片无灰尘,新鲜、碧绿、有光泽。春、秋、冬季可每月换水一两次,夏因气温,可4至6天换一次。换水时应注意将根部粘液冲净,否则容易烂根死亡。施肥可采用养分充足的肥片溶液,用尿素、复合肥也可以。夏季开花前和冬季休眠前要各施肥一次,每次一两片,溶化后施入盆中,注意肥料宜淡勿浓,以防肥害。
旱伞草比较耐阴,可经常置于室内观赏,但应避开通风口,以防风吹使植株倒伏。夏季空气干燥,应常向叶面喷水,保持建议湿度。冬季将其移至室内温暖向阳处,室温不可低于5℃,并要保持相应的湿度,勤用温水(15℃至20℃)喷洒叶面,保持叶面无灰尘,以利于光合作用。遇寒流来临,要采取防寒措施,注意暖使植株免受冻害,安全越冬。春季谷雨前后,可置于室外背风向阳处养护,平时多用温水喷洒叶片,盆中要加足水分,以防风吹干燥,导致缺水而枯死。此外,适当进行修剪,剪去枯枝残叶,促进新梢生长。若植株出现拥挤现象,可进行分株。
无土栽培旱伞草方法简便易行,清洁卫生,特别是兼有盆栽、盆景的观赏效果,如置于客厅、书桌等处,可谓独有雅趣,为室内理想的观赏佳品。